第(2/3)页 小二想带,就带上呗。 …… 闫玉转天往永宁去,那叫一个精神抖擞。 昨天晚上她和娘说了要翻山去北戎的事,李雪梅听了她的各种准备,思虑再三,同意了。 此时,她坐在满是绿色的竹炉里,喝着掌柜给上的茶,也不知道是什么名目,未免露怯,闫玉喝得极斯文,小口小口的啄着。 王府派来一位管事和一位嬷嬷。 听着口音都是南边人。 那位管事明显是验货的人,将她带来的人参仔仔细细翻来覆去的又看又闻,还拿了小秤一一称过,记下分量。 而嬷嬷瞧着是个主事的,那管事时不时和她说几句,举止间透着恭敬。 “闫小公子。”被掌柜介绍姓蔡的嬷嬷笑着与她道:“参咱们看过了,都是上年份的好参,保管得也好,很是难得,闫小公子果真都要出手吗?不留下一支放家中备着?听大爷说,小公子的母亲身怀有孕,女子生产之时,气力不足用参最宜。” 闫玉眨眨眼,怎么感觉这位蔡嬷嬷有点交浅言深的意思。 不过人家确实是对她没来由的亲近,说的也是好话,闫玉顺杆爬的本领不在她爹之下,自然流畅的就和人近乎上了。 “多谢蔡嬷嬷惦着,家中还有备的,这几支参是我自凤鸣买的,就是为了倒手赚些银钱,好买下隔壁的铺子,我娘虽说平日里身子还成,可我想着等近了日子,还是搬来府城住比较妥当,找稳婆也方便。” 蔡嬷嬷笑道:“小公子有孝心,闫家娘子好福气。” 她朝那管事递了个眼色。 管事将六支参摊开在桌面,逐一点评道:“闫小公子这六支参中,此二参年份最久,尤以这一支为最,须长而韧,芦圆饱满,皮光纹密,是为上品……” 他一边说,一边对照着将价钱写到纸上。 之后将纸推过来。 闫玉听他报价都听呆了。 低头再看纸上所写,确定了,真没听错。 最好的那一支对方报价八十两,品相稍差的那支也有七十五两,后面一支六十五两,三支六十两。 加起来一共四百两! 闫玉咽了咽口水。 她下意识的去看这两人,忽觉对方好像金光闪闪,似乎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名为“财大气粗”的味道。 闫玉突然想到世子妃的婚船。 还有那些被沉到河里的箱子…… 她是亲眼所见,知道沉箱里的金银只是从各个箱子里拿出来的一小部分。 那么由此推论。 第(2/3)页